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措施至关重要,具体如下:
## 一、设备清洁
1. **外壳清洁**
- 定期使用干净、柔软的布擦拭电气设备的外壳,去除灰尘、油污等污垢。对于油污较多的设备,如机舱内的电机,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洁剂进行擦拭,但要注意避免清洁剂进入设备内部。
- 清洁散热片和通风口,确保其畅通无阻。因为散热片和通风口被堵塞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效果,导致设备温度过高。例如,船舶发电机的散热片如果被灰尘覆盖,会使发电机散热不良,降低其发电效率,甚至可能引发故障。
2. **内部清洁(必要时)**
- 对于一些允许打开外壳的设备,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(如设备进行大修时),可以使用压缩空气或小型吸尘器清除设备内部的灰尘。对于精密的电子元件,要采用轻柔的方式清洁,防止元件损坏。
## 二、接线检查
1. **端子紧固性检查**
- 每天检查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是否牢固。使用合适的工具(如螺丝刀、扳手等)轻轻拧动接线端子的螺丝,确保其没有松动。因为松动的接线端子会增加接触电阻,导致发热,严重时可能会引起打火、断路或短路等故障。
2. **接线端子状态检查**
- 观察接线端子的表面是否有氧化或腐蚀现象。如果发现氧化或腐蚀,应使用适当的工具(如砂纸、清洁剂等)进行清洁处理。对于腐蚀严重的接线端子,应考虑更换,同时检查连接的导线是否也受到影响。
3. **电缆检查**
- 检查电缆的绝缘层是否完整,有无破损、老化、龟裂等情况。特别是在电缆经过容易受到磨损的区域(如穿过舱壁、在设备移动部件附近等),要重点检查。如果发现电缆绝缘层有问题,应及时使用绝缘胶带或更换电缆进行修复,以防止漏电事故。
## 三、运行参数监测
1. **仪表观察**
- 船员要经常查看船舶电气设备上配备的各种仪表,如电压表、电流表、功率表、温度表等。将仪表显示的参数与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参数范围进行对比。例如,发电机正常运行时的输出电压应该稳定在额定电压的一定范围内(通常为±5%),如果发现电压超出这个范围,就需要进一步检查。
2. **数据记录与分析**
- 定期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,形成运行参数记录档案。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,可以发现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趋势。例如,如果某台电机的电流逐渐增大,可能是负载增加、电机绕组老化或轴承磨损等原因引起的,这就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。
## 四、设备功能测试
1. **手动操作测试**
- 对于一些具有手动控制功能的电气设备,如开关、接触器、继电器等,定期进行手动操作测试。检查其动作是否灵活、可靠,接触是否良好。例如,手动操作配电板上的开关,检查其分合闸是否正常,有无卡滞现象。
2. **自动功能测试(适用于自动化设备)**
- 对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自动功能进行测试。例如,测试主机遥控系统的自动启动、停车、调速等功能是否正常。可以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,模拟不同的工况进行测试,确保设备在自动模式下能够准确、可靠地运行。
## 五、润滑保养(针对有机械运动部件的设备)
1. **电机轴承润滑**
- 对于含有电机的电气设备,定期检查电机轴承的润滑情况。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,确定合适的润滑周期和润滑脂类型。一般来说,电机运行一定时间(如几千小时)后,需要补充或更换润滑脂。
2. **其他机械部件润滑**
- 对于带有齿轮箱、传动机构等机械部件的电气设备,也要检查其润滑情况。确保齿轮、链条、皮带轮等部件得到充分的润滑,防止因润滑不足而导致部件磨损加剧,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。